

免費諮詢一:這一家的諮詢速度特色就是快
免費諮詢二:申貸流程最快速,24小時內可撥款
一對一的快速立即免費諮詢、配對,十分鐘就能知道您適合的銀行申貸方案是什麼。
立即免費諮詢
免費諮詢三:這家貸款公司評價非常高
免費諮詢四:這一家的諮詢方案很多元,很推薦
免費諮詢五:一群對於專精貸款的專業人士提供相關諮詢
免費諮詢六:這家貸款公司可以承辦軍公教人士
軍公教朋友可以到這間貸款快速找到適合的貸款方案
立即免費諮詢
個人貸款 | 貸款 | 信用貸款 | 債務整合 | 負債整合 | 債務協商 | 個人信貸 | 小額借款 | 信貸 | 信貸利率 |
信貸代辦 | 創業貸款 | 銀行貸款 | 貸款投資 | 買車貸款 | 車貸 | 汽車貸款 | 債務協商 | 卡債處理 | 二胎房貸 |
信用不良信貸貸的下來嗎 該怎辦 | 信用貸款哪裡申請最快核貸 | 信用不良要如何申請信用貸款
個人信貸免費諮詢的網站 | 個人信貸條件,銀行個人信貸比較諮詢 | 小額信貸利率比較標準迷思
三面向分析最低信貸利率條件的迷惑陷阱 | 哪家銀行信貸利息最低 | 銀行個人信貸免費諮詢 | 小額信貸推薦幾家 | 個人信貸利率比較銀行條件如何談 |
RF4165456EDFECE15158DCE |
熱點新知搶先報
內容簡介
所有關注台灣下一代未來的人,必然會在此書中,重新點燃起希望。
教育是根本,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可是,教育需要經驗。
一,本書經驗,濃縮取擷自道道地地的嘉義縣偏鄉,而非照搬國外的範例。
二,作者如何在農業環境、山區、人口外流、家庭經濟處於弱勢等最為困難的環境中,一步一步地重新整頓,從「校長辦學評鑑」到「學生基本生活教育」,打造健康的教育環境?
作者的實質建設:
◎ 嘉教「五讚」:品格力,認同力,英語力,健康力,親水力。每一位嘉義縣的國小學生,畢業前都要考核這五大基本能力檢測。
◎ 小校混齡教學:嘉義縣有許多五十人以下學校,讓不同年齡孩子混合學習非主要學科,如藝文、健康體育、綜合等。
◎ 大學進入小學:與嘉義大學、中正大學簽訂合作計劃。請大學教授提升學校老師專業知能,大學生以營隊帶領國小學生學習等。小孩子從小就接觸大學,瞭解大學。
◎ 校長應受評鑑:使校長的升遷有理可循,校長就不會將精力用於關係經營,而是著眼在校內的教學品質提升工作。
◎ 家庭訪視:教師直接到家中,可瞭解弱勢學童的家庭背景,提供幫助。
◎ 適性發展社團:提早開始培養適性教育,讓孩子自小學會一二種專長。「不用等到讀完了博士才去賣雞排、擺地攤。」
三, 作者對臺灣全面教育政策的思考。
◎ 國小最應建立「好品格」:基礎教育要做的好,就如同我在庭院種的樹一樣,樹頂長的不好可以裁掉,只要根部健壯又美,就還是可以浪子回頭。只要根部健壯,發的新芽就還是有機會。如果做人沒品行、沒良心,做醫生詐領健保費,做設計師隨便設計,做包商偷工減料,會好嗎?品行最重要。
◎ 「國中」就要開始適性分流:九年、十二年常態分班教育,是政府當年配套不足所致。結果延誤孩子發展自己獨特性、浪費孩子的時間。常態編班的世界,施教不因材,如何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就?
作者介紹
王建龍
現任嘉義縣政府教育處處長。
1959年生於臺南北門南鯤鯓漁村。
臺灣首府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中國文化大學勞工關係學系。
衆人皆知,教育品質決定國民素質,但很少人會注意到,決定一個國家的好壞,到底是我們教育所重視的優等生?還是常被遺忘的後段生?
一枝草一點露,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天賦,俗話說:樹頭站乎在,不怕樹尾做風颱。國民教育是培養孩子生活能力及做人態度的基礎教育,每個人都懂得做人處事,國家自然就有競爭力。
只可惜,我們的國民教育在傳統的法令制度束縛下,一直未能對症下藥做有效的改革,讓每個孩子得到適性發展。長久以來,很明顯的,其作用幾乎可定位是為孩子繼續高等教育作篩選把脈而已!
我不是一般學者,也不是所謂的專家,衷心的,謹以一個教育現場目擊者之所見所聞,以及個人的成長過程與生活歷練經驗,真實、勇敢的道出現代孩子所欠缺、所需要的一切真相,並真誠提供有利於未來台灣教育發展與改變的線索。
生在偏鄕本無罪,活出希望靠機會。深信,只要每個人多盡一份心力,孩子就會多一些改變。每個孩子都好,我們的孩子才會好。
目錄
推薦序:偏鄉教育創新/吳思華 (前教育部長)
推薦序:台灣教育不翻轉,偏鄉子弟注定貧困世襲!/李濤 (關懷臺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第一部:教育,始自耳濡目染 /
原生家庭的滋養/師長的鼓舞/生命中的轉捩點
憧憬公職/勇於挑戰
●第二部:嘉教理念/
偏鄉教育重整與建構新方針/積極作為、創新思維,翻轉偏鄉教育/
田園城市的教育理念/校長是一輩子的志業
●第三部:嘉教實踐/
首推亮點政策 ─「五星田園,嘉教五讚」/
教育應從心做起─扎根德育
●第四部:嘉教翻轉/
嘉教課程與師資的鬆綁與堅持/
嘉義縣實驗教育願與夢/
法令政策與教育現象之我見/
●第五部:龍之展望/
堅持有為,看見教育心視界
從心開始,共好臺灣教育
序
傳心教育,嘉教有讚!
教育是良心志業,學校是創造感動的園地,用心努力的過程必有感人故事,相信每一位關心教育的伙伴都是那故事中的主角。建龍來到嘉義縣六年,面對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艱困環境及現行僵化教育制度及法令之束縛,總是有想法而沒辦法,只有勇敢的去選擇面對,帶領著嘉教團隊每天隨著阿里山的日光四處奔走,總希望所做的努力與付出能突破傳統限制,劍及履及的因地制宜、改造創新,滿足偏鄉孩子出人頭地的渴望。所幸,多年的努力用心,展現真功夫,施展好嘉教,終讓嘉義囝仔不認輸。
臺灣教育應該可以更好,只是長期受限於不合時宜的制度,主管當局又不願檢討面對或鬆綁;一連串沒有對症下藥的改革,不切實際,是既花錢又不見成效。只要有決心,教育其實很簡單,衷心期盼好嘉教的經驗,能引發拋磚引玉之宏效,一起創造臺灣教育心希望。
目前臺灣社會少子女化現象日趨嚴重,已漸成為國家安全之重要議題,不容等閒視之。因此,如何重整教育以提昇國民素質,不可須臾緩也。一枝草一點露,行行出狀元,個人也常思考:天生我材是否真能有用?現今教育政策的制定方針是否真能符合現代社會需求?實踐作為能否讓每個孩子都能學以致用、發揮所長?在在都是關鍵。
個人肯定政府為秉持有教無類理念,不惜教育投資,延長九年義務教育強迫孩子入學,啟動十二年國民教育,釋出免學費鼓勵每個孩子都能完成高中職學業。但我也深信:教育絕非是花錢就能了事的工作,而是要能針對不同特性的孩子,施以適合的課程、進度、師資與評量,因材施教以成其就、揚其才。
教育的傳新,是每個教育工作者應有的承擔和創新。承擔是在既有基礎上繼續厚實根基,穩定漸進,向下全面扎根;創新是在厚實基礎上因應未來發展需求,創新特色,向上追求卓越。個人相遇教育也許看似偶然,但或許這是上天早已命定的安排,我只是用心、稱職的把老天爺的安排,透過在教育場域中不同的職位去實踐呈現,在公門中,透過做正確的決定,推動好的政策,讓更多人因此而受惠,我想那絕對是最好的修行。
教育是重大的希望工程,臺灣要改變,還是得從教育著手。所以我曾發想,希望能夠把自己在教育場域中的價值理念和實踐經驗有次序的形諸文字,並和教育現場的教育工作者們相互期勉。這樣的發想,在幾次和校長們的閒談過程中曾被自己提及,雖然獲得大家的認同和肯定,但也因繁忙的公務行程,一直無法將發想化為具體的行動。
但這個發想在去年七月暑假期間出現具體落實的契機,感謝郭春松校長在聽了我的發想後,主動表達願意協助讓這個發想具體實現。在幾番討論後,我們共同擬定了書寫的架構和主題,並且在林婉鈴、翁若溱、莊新國、黃彥鈞、黃瀅嘉、陳宸鈁、陳幸琪、陳振興、張志郎、曾俊銘、楊登閎、蔡明哲、劉秀燕、鄭秀津與謝正裕等校長們的協助下,依主題和大綱,透過多次的訪談錄音,將我的想法轉換整理成文字初稿,讓我能夠接續進行第二階段逐篇逐句逐字的書寫和修整。在修整過程中,個人不斷進行文本閱讀和反思,更加確信當初的發想有其價值感和意義性。能夠將個人的理念,透過嘉義縣教育團隊所有同仁齊心協力,開枝散葉,具體落實,尤其是偏鄉小校和實驗教育,以及全國首創的嘉教五讚的創新作為上,開出燦爛的花朵,我想,這就是對嘉義囝仔愛及負責任的表現,更是對張花冠縣長「好嘉教」縣政願景最具體的回應。
這幾年的嘉教之旅,張花冠縣長的前瞻領導,放心的託付教育重擔,令我備感榮耀並時刻剔勵,不辱使命;用人不疑的知遇之恩令我宵旰勤勞而不敢稍怠。又常在公開場合適時的給建龍肯定與讚揚,這更是我在往後領導工作及業務推動上的後盾及原動力。張縣長廣結善緣,人脈豐沛加上那特有的領袖魅力,南征北討、四處奔走爭取很多民間資源,只為圓滿嘉義囝仔的教育夢。吾人不敢以千里馬自居,而張縣長當是不折不扣的伯樂。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俗話說:一個能專注事業與工作的男人,背後都有一位辛苦付出的女人。每當有人質疑:「你都把時間花在別人家孩子身上,你的孩子誰來照顧?」我都毫不猶豫的回應:「人在做,天在看,千算萬算,不值天一劃」天公總是會疼憨人的!只要我做好本身工作,把別人孩子教好,相信,老天爺是不忍心讓我孩子變壞的。回想這忙碌而可稱順利的公務生涯,除有長官、同仁們的支持協助,背後最大的支撐力量,就屬那共枕眠的老婆賴碧姬的默默付出與分勞解憂,她無怨無悔的把家務料理好,把孩子教養好,才能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辦教育。她的確是我的「依賴」及「信賴」;更堅信我這一生不能「無賴」,而不敢「耍賴」就不用再說了!
本書在完稿之後,除了感謝參與協助文字整理和編輯的好伙伴,更要對跟我一起走過困境,面對挑戰的教育處同仁及所有的校長老師的努力表示敬意,更希望藉由本書能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與共鳴。無論政府部門、家長、老師、教育伙伴或者孩子們,只要有共識,認為這樣做是對的,那就請大家一起來讓臺灣教育共好,傳承臺灣「心」教育情,成就每一個孩子。
本書的架構和脈絡如下所示:
首先是「相遇嘉教」,透過成長歷程、投身公職、公職生涯發展和從南瀛出發相遇嘉教的敘說,讓閱讀者可以明瞭許多決定和政策推行背後的緣由。
其次是「嘉教理念」,教育理念的闡述和對當前教育政策的批判、建言,是一切教育作為具體實踐的基底。
接續是「嘉教實踐」,透過嘉教五讚的推動和品德教育向下扎根,具體將許多對的也是好的理念在嘉義縣落實,嘉惠學子。
再者是「嘉教翻轉」,那是對於法令和教育政策在批判後的創新作為,尤其是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嘉義縣算是先行者,當嘉義縣在實驗教育的推展獲得教育部的肯認,以及許多縣市的邀約分享,我知道我們為許多偏鄉的孩子創造出許多的教育機會。
最後是「龍之展望」,那是教育服務生涯的總結,以及對於人生下半場的規劃,總希望自己為教育多作點事,盡些心力,圓滿人生。
推薦序一
教育是一場修煉!
文/張花冠(嘉義縣縣長)
回想二OO九年我當選嘉義縣第十六屆縣長時,勝選的喜悅僅止於開票的夜晚。原因無他,不像臺北、臺中與高雄等富饒的直轄市,嘉義縣可說是全臺最老、最苦與最窮的縣市。我承接的不僅是行政首長的冠冕,更是永無止盡的重責大任。
擔任縣長期間,我除了想辦法解決先前縣長所遺留高達二四O億以上的財政債務缺口,努力償還債務,積極發展嘉義的產業新時代、農業新時代與文觀新時代外,我更希望透過教育環境的改善,翻轉嘉義的命運。
過去嘉義縣未能搭上臺灣經濟起飛發展的列車,導致人口大量外移。漸漸地,嘉義縣許多學校都面臨到少子化的危機,嘉義縣內少於五十人的國中小學校數就高達三分之一。相較於都市的學童,嘉義縣的小孩不免帶著強烈的「弱勢感」,自卑於自身所處的境域,苦惱於環境所設的侷限。
然而,我一直深信,嘉義的孩子並不笨,他們欠缺的是適當的教育機會與環境配套。我們必須透過教育的改革來消磨偏鄉孩童的弱勢感。藉由教育將悲歡修煉成愉悅,將偏鄉的弱勢感修煉成南方的自信心。
二O一一年時,透過各方的推薦,我尋覓到當時尚在臺南服務的王建龍處長。王處長自幼生長於北門,家裡從事養殖漁業。與多數鄉下子弟相同的是,王處長具備勤奮、質樸的特質。當他面對困境時,從不輕言放棄。更重要的是,王處長並非一般典型的公務人員。相反的,他於大學畢業後,曾在部隊營區做過小生意,也當過保險業務員。換句話說,他不僅出生於基層,歷練於民間,更茁壯於民間。他不但清楚民間的需求,同時也善於利用公務行政資源予以改革翻轉。
我深刻體會到,在王處長的協助下,嘉義的教育開始有了轉變。不同於都會學校對升學主義的狂熱,嘉義縣強調的是生活教育與品格教育。迥異於傳統教育體制鐵板一塊的教育概念,嘉義縣冀望的是發展能適性分流教育。因此,王處長推動了「嘉教五讚」,與大學院校結合,共同奠定嘉義教育的創新與實驗教育的基礎。與此同時,王處長還提出結合技職教育,讓我們的國中學生進行其職業性向探索的洞見。嘉義縣的教育也因此於我擔任縣長期間,開始出現新的方向、新的創舉、新的實踐,同時也為嘉義子弟帶來新的可能性。
王處長數十年公職的歷練與第一線教育現場的經驗,絕對是值得記錄的豐富文本。王處長發願利用公務之餘,試圖留下教育創造感動的真誠良心與動人故事,終能完成了《好嘉教,臺灣教育心視界》一書。本書爬梳了嘉義縣這幾年教育政策的變化,紀錄第一線工作者所面臨的教育困境。此外,王處長亦對當今的教育現況與十二年國教政策,提出了諸多鞭辟入裡的真知灼見。如今王處長的大作即將付梓,賀喜的同時,我也在此感謝他多年來為嘉義教育的辛勞付出。
教育是場修煉,是永不停歇的奮鬥與邁進。如同嘉義人永不放棄的性格,我們為嘉義教育事業的熱情亦將如同帕德嫩神廟內的聖火,永恆而熾熱。
推薦序二
偏鄉教育創新
文/吳思華(前教育部長)
社會上常有人批評臺灣的教育,但我個人在教育部近兩年服務期間的親身接觸,卻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尤其是國民教育階段,無論在體制內或體制外,都有很多令人尊敬的朋友們,終身默默的付出、身體力行,為教育的創新轉型辛苦耕耘。隨便想想,都會有上百個臉孔浮現在眼前。嘉義縣教育處王建龍處長和在嘉義山區、海邊服務的校長老師們,都是我心目中的創新英雄。
王處長出生臺南鄉下,在父親教誨下苦讀出身。大學畢業後進入行政部門工作,因緣際會開始了他的教育行政服務人生。王處長關心教育、為人直爽熱情,記得我第一次主持全國局處長會議時,社會上正為十二年國教的入學分發制度爭吵不休,城鄉意見迥異,建龍處長多次針對實務困境勇於發言,都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學習到很多。
在隨後的日子裡,因為工作需要,常到偏鄉離島瞭解國教現場遇到的問題。多次到嘉義訪問,親身感受建龍處長在當地排除萬難不畏困境的耕耘,更讓我佩服他的用心。
嘉義位於南臺灣西部,名勝景點多。一般人在討論偏鄉教育時,容易提到臺東、花蓮、南投、澎湖,但很難想到嘉義,民間資源自然很少流入。
事實上,嘉義是一個農業縣,長期以來工商業不發達,人口外流嚴重。境內國小六班以下學校超過三分之二,學生人口少、教育成本高;境內高山峻嶺多、交通不便,教師流動率高,教育成效也無法提高。如何突破困境,需要有心人的努力。
建龍處長這幾年在嘉義服務期間盡心盡力,嘗試翻轉偏鄉孩童的學習命運。他一方面重建偏鄉教育的新理念、到處宣揚,為孩童爭取更多的學習機會;一方面掌握社會上對教育創新翻轉的期待,推動實驗教育、小校轉型、混齡教育、異地遊學等新策略,同時深化學科能力與五大基本能力,讓學生多元學習與適性發展。短短幾年,已可以看到初步的成果,假以時日,必能孕育出臺灣教育翻轉的新典範。
從建龍處長和嘉義校長老師們辛苦耕耘的具體案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學習到:教育創新之道,在於主事者擁有人本、在地、宏觀的人文精神,同時具備創意實作的經營能力,就地取材、匯聚資源、動手實作;更重要的是,他們都能善用數位平台,建立社群、分享資源、共創價值。
臺灣社會非常重視下一代的教育,無論政府或家庭都投注很多的資源。但環境的變化很快,一定要鼓勵更多第一線的教育伙伴們,從現實的問題解決出發,發展多元創新模式,才能真正幫助到學生。嘉義縣教育行政和學校共同合作,所形塑的案例與蓄積的知識經驗值得我們珍惜,這應該是本書出版最大的意義。
期盼更多的伙伴堅持教育理念,勇敢的去實驗創新,也讓我們給這些願意承擔責任的朋友們更多的支持與掌聲。
推薦序三
臺灣教育不翻轉,偏鄉子弟注定貧困世襲!
文/李濤(關懷臺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臺灣教育不翻轉,偏鄉子弟注定貧困世襲!嘉縣教育處長王建龍,揹上變革十字架,不畏艱辛奮力前行。
「咱偏鄉孩子才華絕不輸人,但是,僵硬制度不鬆綁,不因材施教,對咱的子弟真不公平」。面目黧黑的王處長,前年的酷夏專程北上為山區孩子實驗學校求師資,募交通費四處請託,忙了一天,挫折,疲勞寫在他的臉上,可是,一談到孩子的希望,王處長眼神閃亮,熱情奔放的娓娓述說他的教育改革理念,他智慧憨直的教育批判一針見血,戳破許多早該拋棄的觀念,「不對症下藥的教育制度,虛耗誤孩子」,建龍處長明白指出當今偏鄉教育的困境。
關懷臺灣文教基金會,最近深入報導的熱血老師系列故事,清楚的呈現太多,太多熱血老師因材施教,真能改變孩子一生。弱勢環境成長的孩子才智絕不輸人,只是少了生活文化的薰陶,事實上,只要用心召喚,每個孩子沈潛的才華都能展翅奮起。
教育是良心事業,制度前膽,方法對,更需執行的膽識,熱情,毅力,建龍處長正是身體力行的人。我們基金會VR魔法巴士到了嘉義的學校,建龍處長自己從早就專心跟孩子一起遊戲,陪著孩子笑,伴著孩子體驗新科技,甚至都忘了議會的質詢。我見過很多不忘初衷的熱血老師,但很少看到為偏鄉孩子如此拼命的教育首長。
幹勁十足,滿口風趣順口溜的建龍處長,終於把他創新教育的寶貴理念,大膽無畏的整理成冊,試圖為無數偏鄉孩子編織希望,在新世紀創造自己的天地。
改變,是百年的教育制度最需要,也最難撼動的事,但是,歷史告訴我們,往往改變就可能因為一件小事,一個人的想法,一夜之間就翻轉了。建龍處長有嘉縣卓越的教育團隊,又有少見行政首長高瞻遠矚的相挺,量身打造的創新教育,翻轉孩子!翻轉臺灣!建龍處長任重道遠。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80552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04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5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如果我們一天到晚只會討論「會考「成績考得好不好,第一志願考上了嗎?以學科來定位一個孩子的未來,都是錯誤的觀念,但我們國家目前的教育政策,卻好像在做這樣的誤導。我覺得這方面是要去努力作改變的,因為國民教育法有規定得很清楚,為何我們課程卻無法去符合,卻一味只會要求要常態編班,那是沒有意義的。教育的重點是適性課程而不是常態編班,我們還是覺得適性的發展,一枝草一點露,天生我材必有用,應該是順性適性才對。一個孩子喜歡念書,就引導他念書,輔以基本能力教學,而比較不愛念書的孩子,針對其適合的性向給予肯定與發展,未來成就將無可限量。若學科與特殊才能都沒有,卻能擁有好品格且生活能力佳,至少還是有生活自理的能力,不會成為社會的負擔,那也是不錯的。所以教育基本的重點應該回歸到打基礎,理解為人處事負責的基本態度,能夠互相尊重與包容。
每一位老師都是想要把每一個學生教好,但是有時礙於法令的規定,為明哲保身,老師可能會先考量評估管教作為是否符合法令,是否要先要保護自己。目前法令規定動不動就是體罰、霸凌,甚至騷擾,其實教育孩子是有管才有教,沒管教無效,這就是所謂的管教、管教。苦不能苦孩子,現在的法令偏向保護學生,教育環境已經形成只能教不能管,當然教育就很難有成效,所以學生品行不好的原因就在此。老師常被綁手綁腳,老師失去武器,如何教學生去披荊斬棘、衝鋒陷陣?
所以要推動品格教育,教育環境必須先改善,法令需先鬆綁,家長的教養觀念要改變,老師的專業堅持與學校的管教得宜,這樣教養才會有效。若教育只是維持大家相安無事,一天過一天,那孩子就很難有好的品質,甚至長大後要和子女溝通是非善惡,要求他們守法是不可能的。價值觀如果混淆,就容易與別人產生糾紛,甚至被孤立。
隨著手機企業快速復工復產,國內手機產能、需求迅速提升,而在需求回暖、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漲、高端手機高利潤以及國產手機在全球的話語權持續提升等因素驅動下,國產手機集體「漲價」了! 華為、小米、OPPO、vivo、一加、realme等一眾國產手機廠商,紛紛發力高端,搶食被蘋果、三星等外資巨頭壟斷的高端手機市場,國產手機行業也正式由此前低價搶客戶階段步入良性增長階段。 3月手機市場加速回暖 3月16日晚7時30分許,暮色已降臨,疫情下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幾大主要手機通訊市場遠望數碼城、曼哈數碼廣場、飛揚通訊市場早已打烊,但僅供商場商家和內部工作人員通行的市場後門卻人流如織,川流不息的拖貨車、高高的貨物,以及周邊密集分布的快遞網點頻繁傳出的快速打包聲,共同傳遞出一個信號:忙! ......... 華強北遠望數碼城夜間後門門口及周邊快遞網點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從OPPO、vivo、天音控股等國內主要手機廠商獲悉,2月底以來,國內手機銷售回暖顯著,手機行業全年不必太悲觀。 vivo副總裁、中國市場總裁劉宏向記者表示,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整個手機市場下滑比較嚴重,但從3月開始,整個行業增長速度比較好,vivo增長比去年同期有超過10%的增長。 「雖然疫情對2月份銷售有影響,但我們發現用戶對電子產品的消費需求相對穩定,該買還是要買。」劉宏說。 OPPO副總裁、全球銷售總裁吳強也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OPPO2月銷售僅為去年50%左右,不過2月10日很多區域開始復工以後,OPPO整個銷售恢複比較理想,2月底數據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 「手機銷售的復甦說明消費者需求依然存在,他們對手機產品甚至對體驗更好、更高配置手機的需求會更加明顯,因為疫情期間很多人待在家裡沒事就玩手機,使用手機時長大大超過以前,對那種體驗不好或比較老舊的手機,很多人會有換機需求。」吳強認為,2020年國內手機出貨量與去年相比,將基本保持平穩,即在3.4億至3.6億部之間。 上周舉行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天音控股高管也表示,目前手機市場整體在回暖,近期公司銷售節奏加快,預計3月份受疫情影響會很少,疫情後預計會有一個爆發性的反彈增長。 此前,工信部旗下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今年1月、2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分別下降38.9%、56.0%,另外2月25日,中金公司也曾發布報告指出,為了反映疫情影響,下調2020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預測至3.48億部,較2019年國內智慧型手機3.72億部的出貨量下滑6.5%。 復工復產及渠道、庫存方面,亦傳遞出積極信號。據記者了解,目前OPPO、vivo、小米等國內主要手機廠商復工率已超過80%,而庫存方面,vivo目前在2000元以上價格段已沒有庫存壓力,華為和榮耀則正全力以赴加緊生產。 上游原材料上漲向終端傳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主要電子元器件廠商產能受到影響,但市場需求並未減弱,在此背景下,全球半導體產品開啟漲價周期。 以存儲器為例,近來,在5G、IoT等市場強勢帶動下,存儲器需求大增,NAND Flash率先漲價,NOR Flash產能吃緊傳出漲價消息,DRAM也出現止跌信號,更有預測顯示,NAND快閃記憶體和DRAM內存的合約價格,預計在今年二季度漲幅將達到兩位數。 「半導體產業去年經歷下行周期後,今年市場缺貨與價格回歸理性可能性比較大,今年有部分產品已經漲價了。」上市公司捷捷微電錶示。另外,需求量最大的被動元件MLCC(需求量最大的被動元件)行業龍頭臺灣國巨日前也表示,因需求緊張以及人力、物流成本上升,公司將在3月、4月調漲MLCC和貼片電阻價格30%。 上游半導體的漲價自然將傳導至下遊行業之一手機行業,而這甚至已提前引爆了一波行業「漲價」潮。 3月10日,一加科技CEO劉作虎發微博暗示外界,今年一加8系列將標配5G,而該款手機成本比上一代產品一加7Pro高不少,因此售價將提高。 前不久,小米10的發布,也被外界一致解讀為小米「漲價」了。具體情況為,在小米9試水2999元之後,小米10一改過去小米產品定價偏低的固有模式,直接把售價大幅提升來到了3999元起,小米10 Pro更是最高5999元向蘋果iPhone 11 Pro和三星Galaxy S20看齊。 事實上,近段時間以來,扎堆發布的手機新品中,定位高端、售價在4500元以上的手機不在少數,如OPPO Find X2系列5G新機,起售價5499元,最高價格則高至12999元,再如售價16999元的華為摺疊屏手機Mate Xs,以及低配版4998元、高配版5298元的vivo高端新機NEX 3S等。此外,據記者了解,華為3月26日將發布P40,消息顯示P40價格較上一代P30會有一定幅度的上漲。 「此波手機漲價潮中,上游半導體漲價導致原材料價格上漲是原因之一,另外,其實近年來行業包括研發、運營成本等在內的整體成本一直呈上升趨勢,此外最新發布的高端手機配置提升成本上漲也是重要推手。」一位手機行業業內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預計手機漲價潮主要集中於中高端機型,偏低端手機市場策略為吸引用戶,價格將不受影響。 該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市場認定是否為高端機主要看手機三方面配置,首先看是否搭載高通驍龍865晶片,相比驍龍855,865CPU和GPU性能同時提升25%;其次看螢幕每秒刷新頻率,目前普遍高端機為90HZ,部分為120HZ;另外再看攝像功能,三方面配置都較高的手機,價格普遍在4500元以上。 「這兩天不少人在討論小米10的成本,小米10成本確實比想像得高,驍龍865比上一代貴一倍,定製的雙曲面專業螢幕比AMOLED硬屏貴很多,還有108MP+OIS相機模組,還有……」談及小米10價格上調,雷軍在微博上坦言。 realme最近發布的一款新機X50 Pro 5G也搭載高通驍龍865,售價在3599元至4199元之間。realme副總裁、全球產品總裁王偉接受證券時報記者·e公司記者採訪時則表示,供應鏈的漲價降價時有發生,是一個常態,這次受疫情影響,一些核心器件的漲價也在預期之內,比如說存儲器件,今年因為疫情影響會有所上漲,公司會通過提前預判,進行相應規劃,比如提前採購、調整產品配置售價等,總體來說影響可預判和可控制。 高端手機有「利」可圖 除成本上升外,高端手機利潤更高、高端市場被看好,以及國產手機已度過此前靠低價搶客戶階段,在全球手機市場話語權提升,也是此波手機集體衝擊高端的驅動因素。 據了解,儘管我國手機企業已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19年全球出貨量前十的手機公司中,我國企業占據了七席,分別為華為、小米、OPPO、vivo、聯想、realme以及傳音,但從利潤來看,蘋果、三星由於長期占據高端手機市場份額,瓜分了行業大部分利潤。 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總利潤約為120億美元,其中蘋果獨占66%,三星占據17%,而華為、OPPO、vivo和小米瓜分了剩餘17%的利潤,蘋果當期出貨量僅占全球份額13%。 另外,有專業公司曾對蘋果iPhone 11 Pro Max512GB版本的成本進行了拆解,結果發現,售價達12699元的iPhone 11 Pro Max,其元器件成本僅為490.5美元,約合人民幣3493元。換言之,這款手機的成本只占據國行版售價的三分之一不到。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手機企業長期微薄的利潤,即使國內頭部手機企業也不例外。國內某頭部手機企業員工向記者透露,公司手機硬體利潤率非常低,主要利潤來源為軟體、廣告營銷、生態圈。 「國內手機行業過去多年長期處於以低價搶客戶、搶市場的階段,行業利潤非常微薄,有時研發一項技術,可能要賣上千萬臺手機才能持平。」一位手機行業內部人士也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 小米中國區總裁盧偉冰近日一語道破行業天機,他表示,手機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高端機市場利潤最高,能彰顯廠商的技術實力,容易帶動用戶口碑,反推中低端手機銷量。所以,幾乎所有一線手機品牌都在拚命站擠占高端市場。 「小米品牌手機已放下對價格的限制,不惜一切追求極致體驗,全力以赴衝擊高端市場。」近日,雷軍公開表態。 ... 據第三方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此前發布的報告,2019年第三季度,用戶對於價格在600~800美元區間的智慧型手機需求顯著上升,由2018年第三季度占高端機31%的份額上漲至2019年的43%。 國產手機步入良性增長階段 對於發力高端市場,OPPO最近新推出了Find X2,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機發布距離公司上次Find系列產品推出已相隔兩年,而2018年公司推出Find X之時,也已有4年沒有推出Find系列產品了。 不過,OPPO現在想清楚了。「這種節奏對於我們開拓高端市場是不利的,所以我們未來的策略會每年保持比較穩定的更新。」OPPO副總裁、全球銷售總裁吳強向記者表示。 吳強說,公司要在全球市場上取得成功,就必須要提升品牌、做品牌升級,要提升品牌就必須要有旗艦產品,「OPPO過去幾年在終端市場站穩了之後,也要逐步地拓展高端市場了,高端市場將成公司主要利潤來源之一」。 吳強認為,從用戶層面來講,高端用戶更注重品牌力、更注重品牌帶來的科技創新,包括是不是有智能終端生態的產品,他們對產品設計、科技會有更高要求,對產品體驗也從單一產品走向融合。 另外,從整體趨勢來看,吳強認為,未來5G+IoT+大數據+AR的融合,會為高端市場的拓展帶來一些新的機遇,所以對OPPO來講,公司在5G到來之後就下定決心必須要在高端取得突破。 在realme副總裁、全球產品總裁王偉看來,與其說國產手機廠商集體發力高端手機市場,不如說是國產的手機品牌們都在逐步地完善自己的產品線,這是品牌們為了能夠全方位滿足消費者需求、滿足各種各樣的消費者對於手機的需求所作出的調整。 「最近看到很多友商衝擊高端市場,我們認為這樣更有利於國產手機品牌建立自己的話語權,也會進一步刺激消費市場。」一加手機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高端手機市場向上拓展空間很大,市場需求和消費趨勢都在指向高端市場。 手機行業一位長期觀察人士指出,可以預見,隨著國產手機廠商在全球話語權的不斷提升,各廠商已逐漸掌握全球手機市場定價權,未來行業有望逐漸走出低利潤時代回歸理性發展、良性增長階段,而利好將傳導至整個手機產業鏈。 評論:疫情之下,誰願為高端手機買單?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國內乃至全球經濟都受牽連,此時猛然發現,此前以性價比取勝的國產手機居然悄悄漲價了,中高端機價格越來越貴,難免不令人大吃一驚。但隨之而來的疑問是,經濟疲軟之際,動輒五六千上萬元的手機有人買嗎?誰將為之買單? 這個疑問,或許可以通過管窺近期新上市的高端手機銷售情況獲得答案。 售價高達16999元的華為摺疊屏手機Mate Xs以及上萬元的三星的第二款摺疊手機Galaxy Z Flip,採用限量銷售方式,每次產品一經開售,便瞬間售罄。儘管截至目前實際銷量外界不得而知,但輪輪售罄背後至少已折射市場需求旺盛。 而售價6999元、還未正式開售的OPPO Find X2 Pro儘管目前還未正式開售,但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該款手機在閒魚上需求火爆,不少買家因迫不及待換機,且擔心開售後較難搶到新機,普遍直接開出了7000元以上的購買價,最高出價近8000元。 另外,來自於京東截至3月14日13點的大數據顯示,小米10京東的月銷量約為14.5萬臺,小米10Pro月銷量則近6.5萬臺。 「其實經過這麼多年發展,國內手機用戶消費習慣已經培養出來了,手機不僅是一個聯絡的通訊工具,更已成為很多人展現自身潮流愛好、甚至身份地位的象徵。」國內一位手機行業從業者向記者坦言,儘管自己也對當前動輒五六千元的手機市場銷售持懷疑態度,但確實有一部分人願意為高價、高端手機買單。 那麼到底會哪些人願意為之買單呢?記者多方了解發現,願意為高端手機買單者或主要集中於以下幾類人群。 第一類,企事業單位高管或相關高端人士,尤其是科技企業高管。由於他們身份特殊,又經常需要應酬,因此出門一部最新潮流的手機,不僅彰顯了他們的時尚潮流,更能貼切反應其身份,甚至能提升其在社交中對方的印象和認可度。對這類人而言,一部幾千上萬元手機的投資,或許可帶來幾十萬上千萬元的合作訂單,但一位上市公司高管手持一部早已過時的手機則會令其在社交中掉價不少。 第二類,時尚潮流人士、科技愛好者。儘管這類人群消費力並不太高,但對手機、科技、潮流的愛好,會令其捨得為一部手機付出高昂價格,哪怕需要其持續還貸一年也在所不惜。 第三類,遊戲、攝影專業用戶。據了解,高端手機在數據處理速度、螢幕刷新率、攝像頭方面比普通手機性能高很多,因此這類高端手機可以很好地滿足一些遊戲愛好者暢玩遊戲不卡頓的需求,或者一部手機當作專業相機的訴求。 另外,隨著近年數碼產品的風靡,高端手機作為高端禮品,也不失為一種相對容易選擇、且不易出錯的送禮佳品,可謂高端大氣上檔次。 值得一提的是,手機行業從業者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事實上,對於不玩遊戲或者平日商務活動不多的普通民眾而言,其實並沒有必要購買高端手機,普通手機就可以滿足其通訊、上網、消費、娛樂等日常需求,高端手機的螢幕高刷新頻率、高超攝像頭技術等對普通人而言「用處」不大。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digital/5j8xyz6.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65259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彰化信用評分計算高雄銀行貸款申請條件軍公教債務協商影響桃園提高信用分數
房屋貸款、個人信貸推薦你這3大方法,有效爭取最高房貸額度! 花蓮汽車抵押借貸 基隆退休準備金試算或您已經準備要辦理代書貸款、房屋貸款、個人信貸了 彰化負債整合 新竹整合負債如何輕鬆減債融資貸款利率如何計算呢? 軍公教買保險要注意什麼 台北信用評分查詢民間信貸車貸申辦前需要注意什麼? 南投銀行貸款條件 新竹銀行貸款申請條件